最近,俄乌之间又演了一出戏,普京先是客气地请泽连斯基去莫斯科聊聊,结果被一口回绝。反手,泽连斯基又把普京请到了基辅。这哪是谈和平?分明是隔空斗法,火药味儿十足!
这来来回回的“请客吃饭”,可不是简单地递个橄榄枝。它赤裸裸地揭示了俄乌双方在军事、政治乃至国际舆论上那错综复杂的较量。这不光是外交辞令的交锋,更是战火中抢占话语权、争取主动权的策略体现。
老普出招:请君入瓮?
普京这回的莫斯科之邀,可没那么单纯,想停火?没那么容易。他之前就说过,双方立场差太远,乌克兰又老变卦,现在直接谈“没啥意义”。这话一出,就摆明了这邀请不是真心想停战。
俄罗斯外交部也跟着敲边鼓,强调任何谈判都得“基于现实”,什么现实?就是得承认俄罗斯已经到手的那些乌克兰地盘。这条件,摆明了是让乌克兰吞下苦果。
普京还特意提了一嘴,说对泽连斯基的“合法性”有点担忧,生怕他下台后新总统不认账。这话一听,就知道他给未来谈判结果埋了多少“雷”。这也被看作是回应特朗普政府当前推动和谈的动作,普京想抢占先机,把谈判主场定在自己地盘上。
他把莫斯科叫做“英雄之城”,其实就是想营造一种高高在上、不容置疑的谈判氛围。让人感觉,来我这儿谈,就得听我的。
小泽反击:不吃这套!
面对普京的“请君入瓮”,泽连斯基那叫一个硬气,反应快得惊人。他直接把莫斯科骂成“恐怖组织的首都”,明确表示,要去那儿?没门!
这不仅是出于安全考量,更是乌克兰维护国家尊严的姿态。泽连斯基话锋一转,说除了莫斯科,其他地方“以任何形式”他都愿意谈。
他反过来邀请普京去基辅,这简直就是一场公开的“羞辱”和心理战。泽连斯基想把破坏和谈的帽子扣到俄罗斯头上,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乌克兰方面觉得,普京这邀请根本就是故意设了个“不可能接受的条件”,压根儿没想真结束战争,甚至还指责普京在谈判问题上“欺骗”了特朗普。
眼下西方援助减少,国内压力又大,泽连斯基必须硬起来。他得维护自己的领导地位和乌克兰的尊严,免得被国内反对派骂成“卖国贼”。乌克兰外长还爆料,瑞士、土耳其等七个国家都愿意当中间人,可普京非要死磕莫斯科。
战火不停,嘴仗更猛
普京嘴上说着要和谈,可战场上那硝烟味儿就没散过。俄罗斯军队对基辅的新一轮导弹和无人机袭击,还在造成人员伤亡,基础设施也遭了殃。
这种“一边打一边喊停火”的模式,国际社会都看明白了,俄罗斯就是想用军事行动给乌克兰施压,逼着他们上谈判桌。
战场现实摆在那儿,俄军还在慢悠悠但稳当地往前拱,一点点蚕食乌克兰领土。而乌克兰上半年那次反攻,没成功不说,损失还特别大。
乌克兰老百姓在持续的战火中过得太难了,基辅被炸停电,生活一团糟。泽连斯基号召大家抵抗,还说要反击,用远程武器打到俄罗斯本土去。
俄乌冲突都三年多了,俄罗斯口口声声说要“去纳粹化”、“去军事化”,这跟乌克兰维护主权完整的诉求,那可是根本性的矛盾。
乌克兰坚持自己的“十点和平计划”,要求俄罗斯彻底撤军,还得赔钱。可普京呢,明确表示不接受泽连斯基的计划,还要求承认俄罗斯已经控制的那些地方。
军事行动和外交喊话的反差这么大,就说明短时间内停火休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谈判,算是彻底陷入死结了。
援助分化,欧洲承压
特朗普总统上任后,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政策确实变了,不再是无条件支持,而是开始推动谈判,还给俄罗斯设定了谈判期限和制裁威胁。
西方媒体都观察到了,泽连斯基因为援助减少和国内压力增大,那真是“气急败跳”。欧洲国家在援乌问题上也各有各的心思。
德国和法国更倾向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波兰和波罗的海那些国家呢,则坚决反对妥协让步。不过,欧洲整体上都不想自己的援乌资金“打水漂”,所以目前还在持续支持乌克兰“打到底”。
欧盟还宣布,万一俄乌停火了,他们会组织26国联军进驻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普京听了不屑一顾,警告任何进入乌克兰的北约部队,都将成为俄军的打击目标。
北约秘书长也提醒大家,对俄罗斯可别抱有天真的幻想,普京这人,总是在试探底线。普京结束中国行程后,更是强调“向东看”是俄罗斯的战略重点。
他通过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加强能源合作,成功适应了西方的制裁,这让俄罗斯有了继续打消耗战的底气。中国在背后也为俄罗斯经济稳定提供了支持。
国际社会呼吁和平的声音一直没停过,联合国秘书长也曾去华盛顿讨论和平努力,但俄罗斯直接拒绝了停火提议。中国、印度这些亚洲大国在这冲突中保持中立。
印度总理莫迪虽然呼吁和平,但也没啥具体行动。特朗普总统虽然想扮演调停者的角色,但他的成功率受多方因素制约,谈判前景依然黯淡,国际斡旋持续进行,但前景依然黯淡。
笔者以为
泽连斯基拒绝去莫斯科,普京反过来邀请他来基辅,这场外交上的“你来我往”,真是把俄乌双方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和战略对抗,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谈判桌前,双方都铆足了劲儿,摆出强硬姿态,根本没有真正让步的空间。这也就意味着,战争结束的日子,还遥遥无期。
在外部援助缩水、国际斡旋陷入僵局的背景下,俄乌冲突恐怕会长期化、复杂化。对乌克兰老百姓来说,苦难还在继续,基辅被炸后停电,生活不便,真是太难了。
这场消耗战的结局,绝不仅仅取决于战场上的输赢,更要看各方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持续博弈和权衡,以及他们各自能扛住多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