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广州市越秀区矿泉街道沙涌南村概况

发布日期:2025-09-18 04:25 点击次数:179

历史脉络

沙涌南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村名“沙涌南”源于原来的沙涌南村,成立居委会后沿用了这一村名。村里的乐耕陈公祠是陈氏族人祭拜祖先、聚会议事的重要场所,始建于明朝,重修于清朝,至今已有超过500年历史,见证了陈氏宗族的绵延。公祠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为岭南特色砖木抬梁架结构,二进一天井,分别宽三间深三间。沙涌南村在1958-1986年属三元里人民公社瑶台大队,1988年成立沙涌南居委会,先后属郊区、白云区矿泉街道,2005年8月后改属越秀区矿泉街道,名称沿用至今。

交通状况

沙涌南村位于越秀区的西北角,是典型的“城中村”,地形复杂,村道狭窄,历史上交通并不便利。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的交通情况如下:

· 公共交通:地铁二号线三元里站C2出口距离约1.6公里。有530路公交车总站设于沙涌南,乘客下车后步行即可到达村里;此外,还有多达20余条公交线路经停“北站”公交站,下车后需步行约900米。2008年开通的480路公交中巴(高峰期3分钟一班,平时5分钟一班,票价2元)有效连接了瑶台村、沙涌南村与广园西路,解决了沿途20万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 自驾导航:可导航至“广东省科学院电子电器研究所”或“沙涌南小学”。

该地区目前仍受到铁路和高速路的割裂影响,交通衔接存在一定不便。

经济与人口状况

沙涌南村的经济以集体经济为主,人口构成上则呈现出外来人口多的特点。

· 人口结构:根据最新数据,沙涌南村总人口为21,603人,总户数6,732户。其中,常住人口10,444人,流动人口11,159人,流动人口约占一半。村户籍人口约1,767户,属于股民人口的为1,369人。

· 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物业的经营。2022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5804万元,人均分红4.3万元。

· 物业状况:村内现有现状建基面积为12.84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村民(居民)住宅约3.1万平方米,集体物业约6.5万平方米,综合楼(村民公寓楼)约1.1万平方米,以及国有建筑约2.2万平方米。

发展水平与荣誉

沙涌南村作为一个正在转型发展的社区,近年来获得了一些荣誉:

· 2022年8月,被确定为2022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

· 2021年11月,被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确定为广州市2021年绿色社区。

这些荣誉表明沙涌南村在社区治理和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村里也保留了传统的民俗活动,如一年一度的祠堂庙会,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三举行,包括醒狮采青、巡游、武术表演和祠堂宴等环节,促进了社区文化的传承和凝聚力。

未来规划展望

沙涌南村未来的发展,与广州火车站及周边片区的大规模改造紧密相连,其核心是瑶台城中村改造项目。

· 改造模式与目标:项目采取“依法征收、净地出让”的新模式进行改造。目标是打造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的现代化商住示范区,从而大幅提升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

· 首开区建设:瑶台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首开区已于2024年9月19日正式启动。首开区位于沙涌南片区内,总用地面积9公顷。首期启动棠溪充电桩地块(商住混合用地)和明德商贸园地块(居住用地)两宗地块建设,涉及范围1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将用于建设安置房,预计在2026年底建成。

· 交通优化:改造将重点解决该地区受铁路和高速路割裂的交通问题。规划增加北环辅道东西向跨铁联系通道,完善路网结构。未来可通过北环通道、同德围高架等快速到达广州站、白云站、珠江新城等地,极大促进内外交通互联互通。

· 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整个广州火车站片区将与数字经济、文化创意、时尚设计等产业链融合,打造国际集采服务中心,助力传统产业升级。这将为沙涌南及周边区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活力。

总而言之,沙涌南村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又充满活力的社区。它正从传统的“城中村”向现代化的城市社区蜕变。未来的沙涌南村,有望在保留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迎来城市面貌、生活环境和经济功能的全面升级,共享广州城市发展的红利。

辉达娱乐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辉达娱乐

Powered by 辉达娱乐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