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德黑兰市中心那个刺眼的倒计时牌吗?上面用血红的大字标记着“以色列毁灭倒计时”,旁边配着哈梅内伊2015年的宣言——以色列将在25年内从地图上消失。 这个被革命卫队视作精神图腾的标志物,去年却在以色列导弹的精准打击下化为焦铁。 如今,当全球努力推动巴以两国方案时,革命卫队的怒吼再次震荡中东:绝不接受!
“这些邪恶的努力正在规定一个两国解决方案来结束巴勒斯坦问题!”2025年8月3日,伊斯兰革命卫队在一份火药味十足的声明中,直接炮轰全球多国的和平尝试。 这份特意选在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遭暗杀周年发布的文件,借用哈马斯原话放出狠话:“我们不承认以色列——永远不会,永远不会,永远不会! ”
革命卫队口中的“邪恶努力”名单上,赫然包括中国、俄罗斯、阿拉伯联盟乃至欧洲多国。 就在他们发布声明前三天,中国外交部还在联合国紧急会议上强调:“必须全面落实两国方案,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巴勒斯坦国! ”中国的五点和平路线图——立即停火、保护平民、保障援助、外交斡旋、政治解决——正获得越来越多国家背书。
这种立场对立几乎把中东撕成两半。 当中国紧急调拨5亿元人民币人道物资送往加沙,同步促成法塔赫与哈马斯等14派在北京签署和解宣言时,德黑兰却在向加沙输送导弹部件。 五角大楼解密文件显示,仅过去十年革命卫队“圣城旅”就向哈马斯输送了超过15亿美元的军火,包括制造火箭弹的精密机床和无人机导航芯片。
中国驻中东特使穿梭于特拉维夫与拉马拉之间的同时,革命卫队军官正在黎巴嫩山谷训练哈马斯爆破小组。 “抵抗轴心是伊朗的生命线! ”一名退役的“圣城旅”指挥官在半岛电视台访谈中直言不讳:“承认以色列意味着抵抗运动的终结! ”这种逻辑使伊朗成为阿拉伯世界里罕见的异类——连曾与以色列兵戎相见的埃及、约旦都已接受两国方案。
革命卫队的强硬底气部分来自其凌驾政府的权力架构。 这个掌控国家60%走私贸易和地下金融网络的“国中之国”,实际外交决策权常超越鲁哈尼政府。 当伊朗外交部在核谈判中展现灵活时,革命卫队却在霍尔木兹海峡试射反舰导弹。 这种分裂在巴以问题上尤为突出:石油部长讨好北京维持每天180万桶石油出口,革命卫队却公开唱反调。
西方在两国方案上的摇摆同样助推了对抗。 虽然法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但附加条件要求“哈马斯必须解除武装”;英国首相更直白表态:“这是迫使内塔尼亚胡回到谈判桌的筹码”。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一边重申支持两国方案,一边在安理会否决要求以色列停止扩建定居点的议案。
以色列的生存策略因此发生决定性转变。 国防部内部备忘录流出要害内容:“只要德黑兰存在毁灭犹太国家的意图,任何巴以和约都是虚假休战! ”去年针对伊朗核科学家和革命卫队将领的7次“斩首行动”,印证了这种逻辑——今年1月圣城旅副指挥官阿米尔遇刺后,新任的强硬派军官立即策划了对以色列油轮的袭击。
巴勒斯坦内部撕裂也在消耗和平希望。 获得中国援建的杰宁工业园因安全失控停工,法塔赫安全部队被拍到用中国援助的防爆车向哈马斯据点走私香烟。 更讽刺的是,加沙居民哈米德指著革命卫队资助的火箭弹制造窝点抱怨:“他们提供武器却不给我们面包! ”
红海危机成为当前对峙的缩影。 挂着五星红旗的集装箱船在解放军护航下通过曼德海峡时,革命卫队扶持的胡塞武装正用伊朗制导弹袭击关联以色列的货轮。 这种分裂正在推高全球贸易成本——苏伊士运河通行量骤降40%,上海到鹿特丹的运费飙涨至战争前三倍。
德黑兰街头的壁画新刷上哈尼亚头像,下方文字赫然是革命卫队的宣言:“巴勒斯坦从大海到沙漠! ”但在北京举行的中东安全峰会上,中国外长桌上摆放的和平文件仍坚持两国方案分界线。 当革命卫队警告“抵抗之火将焚毁妥协者”时,中国投资8亿元扩建的加沙海水淡化厂工程正进入输水管铺设阶段。
两种道路的激烈碰撞已渗透每个细节。 中国无人机在加沙上空投递医疗包时,革命卫队同型号无人机却在黎巴嫩边境侦察以色列哨所;中国工人修建的学校在拉马拉封顶之际,革命卫队教官正在地下室教授自制穿甲弹技术。 西岸定居点的犹太学生在防空洞演练避难时,万里之外的上海期货交易所里,原油交易员紧盯革命卫队海军动向的每一条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