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最近去翻中东的新闻,真的,有个词的热度窜得比迪拜的房价还快——“沙巴共同防御协议”。沙特和巴基斯坦那边协议的墨水都还没干透呢,这边卡塔尔跟阿联酋就已经在门口挥着支票本排队了。巴基斯坦的防长,那架势简直跟“开仓放粮”一样,热情地招呼:“伊斯兰的兄弟们,都过来瞧瞧啊,团购还有折打!”
这画面,说真的,把西方媒体给整不会了。他们想不通啊,美国人这行李都还没打包呢,你们怎么就敢自己拉个新群,还把群主给屏蔽了?中东的王爷们倒也不急着解释,就是那种轻描淡写的劲儿,回了句:可能就是因为你们那儿的网络信号实在太差,我们寻思着,干脆换个Wi-Fi,顺便把密码也改了。
美式安保这个Wi-Fi,怎么就突然没信号了呢?
一直以来,萨德加爱国者,这个组合拳在中东土豪们心里,那就是用钱砸出来的安全感天花板。可结果呢?就在不久前,以色列的飞机跟逛自家后院一样,大摇大摆地飞到多哈,把哈马斯领导人的住处给炸了。最让人觉得魔幻的是什么?是卡塔尔花血本部署的那些美国雷达,在那一刻,就好像被人远程开了“飞行模式”,吹得神乎其神的萨德系统,更是直接“宕机”。
这事儿,就像一盆冰水,哗啦一下,把利雅得宫殿里的王爷们浇了个透心凉。他们算是彻底明白了,那些用天文数字买回来的“美国神器”,在以色列真的亮出爪子的时候,别说拦截了,可能连个预警弹窗都不会给你跳一个。从那天起,他们深夜刷新闻,只要看到“美国承诺”这几个字,就下意识地想先翻翻评论区。而评论区里,永远是那两个字最显眼:“呵呵”。
华盛顿的那些外交辞令,现在听起来,也越来越像是一套编排得极其拙劣的“渣男语录”。嘴上永远是那句“我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一转身,就把更先进的F-35卖给了以色列。前一天还在联合国大会上喊“中东安全是我们的最高优先事项”,第二天,整个航母编队就调头去了亚太。王爷们私下里吐槽得可比这难听多了,这哪里是盟友待遇,连备胎都算不上,顶多就是个千斤顶,只有车抛锚的时候才想起来用一下,用完了,哐当一声就扔回后备箱里,还嫌占地方。
就在这种心灰意冷的时候,一场发生在5月7日的空战模拟,让他们看见了光。中东媒体转播的那个画面,很多人都看了。印度的法制阵风,刚拉起来,百公里外,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配合着PL-15导弹,那个锁定框,咔嚓一下就套上了。屏幕上,一团火球,一声惊呼,一顶降落伞。干净、利落,甚至有点不真实。
这场“买家秀”的效果,简直是现象级的。观摩席上的王爷们激动得集体鼓掌,那不是客套,是真情实感。他们突然就想通了,原来在这个世界上,能让对手瞬间“物理蒸发”的,不止以色列一家。那个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也提供全套的“超度”服务,而且价格公道。
以色列在中东,说白了,就是个无法无天的“熊孩子”。今天炸一下叙利亚,明天去黎巴嫩上空示威,横起来连伊朗的大使馆都敢直接掀了房顶。王爷们心里那本账,清清楚楚:以色列的F-35一飞过来,自家的雷达就集体变瞎子;“铁穹”系统吹得那么响,结果呢,拦几架无人机都费劲。每次出事,美国总是那个和事佬,“要冷静,要克制”。王爷们心里都在嘀咕,反正炸的又不是你家的白宫。与其天天求着“美国爸爸”能一碗水端平,还不如直接买一套“东方神器”,自己当自己的爹。
巴基斯坦的成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样板间”。歼-10CE,那DSI进气道的流畅线条,那一身“科技灰”涂装,颜值上一点不输。关键是,价格太有诚意了。一架法国阵风,报价能到2.4亿美元,而歼-10CE呢,价格亲民不说,据说还有“买十送一”的打包优惠,外加全套中文速成教学。
这笔账谁不会算?同样的钱,从法国那儿顶多买个中队,从东方这里能直接拉起一个整编师,还送你一张“中巴联合训练VIP年卡”。再看防空,一套萨德,射程200公里,卖你2亿美元;中国的红旗-9BE,射程干到260公里,价格只要1.2亿,还能顺手收拾无人机、巡航导弹和隐身战机,简直是“三杀”神器。有位沙特的军官就私下抱怨过,以前买美式装备,那个说明书比《古兰经》还厚,每次维护都得把美国专家当神仙一样请来“念经”。现在换了红旗-9,操作界面自带中文,不行就用翻译软件扫一下,巴基斯坦的教官手把手教,周五做完礼拜就能直接开机训练。这才是人性化。
但如果以为王爷们只是在买武器,那就太天真了。武器,可能只是购物车里的一个“加购项”。
真正让他们心动的,是武器背后的东西。中东国家最怕什么?就是买得到整车,却永远拿不到生产线。西方的套路玩了几十年了,先卖给你车,再高价卖你轮胎,最后连一颗螺丝钉都要垄断。中国的态度完全不一样:“想要生产线?可以谈。想要源代码?可以商量。想联合研发?我们挽起袖子一起干!”
于是,中东就出现了很多奇妙的场景:沙特的工程师在吉达港,亲自开箱那些贴着“易碎物品,小心轻放”中文标签的红旗-16散装件;阿联酋的飞行员,在中国的训练基地里,开着歼-10C练打靶,中午还能在食堂吃到正宗的兰州拉面。据说在珠海航展上,卡塔尔的代表团,直接就问:“有没有无人驾驶的胡塞武装靶机卖?给我们先来一打试试手感!”
王爷们终于悟了,买东方武器,只是加入了一个庞大合作项目的开始。真正的大餐,是和“一带一路”捆绑的基建套餐。“一带一路”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带一盾”。沙特建NEOM未来新城,中国盾构机挖隧道的速度比他们吃椰枣还快;阿联酋给迪拜塔铺光伏板,中国的组件让整栋楼的空调随便开,电网纹丝不动。大家想通了,买东方武器,等于买东方基建,更深层次是接纳了东方标准。这是一套从购买到安装再到终身保修的一条龙服务,连售后客服都是双语在线,这谁能拒绝?
这种战略转向,背后都是各国最精明的盘算。卡塔尔花了2000亿美元办世界杯,可不想再来一次“阿拉伯之春”搅了局;阿联酋要做“中东新加坡”,安全是第一位,更何况他们的探月计划,也需要东方伙伴的火箭。大家都在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所以,当有记者去问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如果美国施压怎么办?他只是轻松地耸了耸肩。那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回答:我们已经开始用人民币结算光伏项目了,大不了再从义乌开个中东分舵,反正东方那个大国什么都卖,就连骆驼奶粉在双十一都能打折。那要是以色列空袭呢?据说小王储只是掏出手机,展示了一张他在歼-10C座舱里的自拍,那笑容里的潜台词不言而喻:让他们来试试,我们这边已经设置了“自动点赞”功能,每击落一架,就在抖音上直播放一首《阿拉伯之夜》。
别再指责王爷们“变心”了。真要怪,就怪美国自己把国家安全玩成了一种订阅服务,按时续费才保护你,一旦停机就立刻拉黑。而东方这边呢,提供的是终身免费升级的会员服务,还附带“兄弟你早点睡”的暖心客服。中东的土豪们又不傻,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既然同样是花钱买平安,为什么不选一个包教包会、包邮包赔、还包后续升级的“中式套餐”呢?
于是,沙巴协议成了新的网红。而美国,只能在一旁酸溜溜地感叹:“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盟友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王爷们头也不回地挥挥手:“慢走,不送,下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