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同时对外宣布:暂停向乌克兰交付部分关键军事援助。 这一决定像一颗炸弹,瞬间在基辅、莫斯科和欧洲各国首都引发连锁反应。 白宫发言人安娜·凯利的声明只有一句话“将美国利益放在首位”,却让乌克兰前线士兵的心凉了半截。
被暂停的武器清单直接戳中乌克兰战场的命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从匿名国防部官员处获得内部信息:数十枚“爱国者”防空导弹、100多枚“地狱火”导弹、数十枚“毒刺”导弹,外加数千发155毫米榴弹炮炮弹,这些原定运往波兰中转站再发往乌克兰的弹药,现在全部掉头运回美国本土。
五角大楼的理由很直白:库存撑不住了。国防部发言人肖恩·帕内尔在7月2日的记者会上摊牌:“美国不能把武器发给全世界所有人。 ”他解释,美军近期同时参与多场军事行动:空袭也门胡塞武装、打击伊朗核设施、向以色列提供军火,加上三年多来对乌克兰660亿美元的援助,弹药库已经亮起红灯。
乌克兰的反应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紧急行动月2日中午,基辅外交部火速召见美国驻乌使馆临时代办。 官方声明措辞礼貌但字字沉重:感谢美国过去的支持,但强调“任何交付延迟都将增强俄军攻势”,尤其急需防空导弹拦截俄军每周数十次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
战场上的士兵更焦虑。一名匿名乌军高层告诉法新社:“没有美国的弹药,我们连三天都撑不住。 ”他透露,乌军炮兵每日消耗炮弹量是俄军的五分之一,若155毫米炮弹断供,前线火力压制能力将暴跌。 国防部则在当天下午发布矛盾信息:一边称“未收到美方正式通知”,一边呼吁西方“共同持续对俄施压”。
莫斯科的欢欣鼓舞毫不掩饰。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7月2日的记者会上笑着回应:“给乌克兰的武器越少,特别军事行动结束得越快。 ”俄军事分析网站“军事观察网”当天发文称,俄军已在卢甘斯克实现完全控制,11万兵力集结顿涅茨克,此时美国断供“恰逢其时”。
特朗普政府的动作早有预兆。今年3月,因泽连斯基公开批评美国援助“太慢”,特朗普曾暂停全部对乌军援一周。此次暂停前,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已数月未出席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会议,将主导权丢给德英两国。 副防长科尔比在声明中挑明目标:调整军援是为“结束乌克兰冲突”,同时确保美军自身战备,翻译成白话就是“乌克兰别想再当美国钱包的无底洞”。
欧洲的补位努力显得力不从心。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欧洲累计军援达720亿欧元,首次超过美国的650亿欧元。但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对福克斯新闻坦言:“欧洲造不出‘爱国者’导弹”他呼吁盟友“灵活应对”,却回避了关键问题:若美国退出主要供应国角色,乌军防空网将出现致命漏洞。
战场数据印证了危险信号。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7月2日发布报告:乌军现有库存仅能维持对前线30公里内目标的精确打击,若“地狱火”导弹断供,俄军后勤车队将畅通无阻。致命的是,乌南部敖德萨州已有居民因担忧防空削弱而开始撤离。
外交层面的博弈同样激烈。7月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突然与普京通话两小时,这是双方自2022年9月以来的首次直接沟通。马克龙提议停火谈判,但普京坚持要求乌克兰接受“新的领土现实”,即承认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归属俄罗斯。通话结束后,马克龙向泽连斯基传达坏消息:“普京立场毫无松动。 ”
五角大楼的仓库数字揭示了残酷现实。匿名官员向美联社透露:美军“毒刺”导弹库存已降至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最低,“海麻雀”空对空导弹储备量不足2024年的40%。与此同时,美军印太司令部提交的报告显示,为应对台海潜在冲突,需预留至少1200枚远程反舰导弹。这些数字挤压的正是乌克兰的生存空间。
基辅的绝望自救已经开始。外交部长库列巴的顾问西比加在社交平台X上喊话:“我们可购买或租赁防空系统! ”但现实是,2025年3月泽连斯基访美时,特朗普曾当面拒绝其购买“爱国者”导弹的请求:“我们自己也需要。 ”
7月3日凌晨,哈尔科夫州传来爆炸声。俄军当天发射12枚“伊斯坎德尔”导弹,乌军仅拦截其中4枚。 当地防空部队指挥官在加密频道中抱怨:“上周还能用美制导弹打掉80%目标,今天只剩三分之一。 ”此刻距离美国宣布暂停军援,刚刚过去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