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1100架对400架,中俄侧卫机所有型号对比,究竟谁装备更多?

发布日期:2025-07-10 17:03 点击次数:178

说到战斗机,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美俄的那些明星产品。除了美国外,俄罗斯的空军实力也算是数一数二,曾经长期稳坐世界第二的位置。其实经过多年发展,现在俄罗斯的排名大概降到第三了吧。俄罗斯现在的主力战机还是以“侧卫”家族为核心,现在中国也大量装备这个系列的飞机。两国的“侧卫”系列战机到底谁更多?时间一长,发展了二十多年,答案可不简单。

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开始研发“苏27”,就是所谓的“侧卫”系列。后来俄罗斯也对它不断改良,与米格家族一起,成为俄罗斯空天军的骨干力量。咱们中国空军早在1992年就引进了“苏27”战机,并且还推出了不少新型号。

最开始,我们一共引进了76架“苏27”系列,包括苏27SK和苏27UBK,后者是双座型。飞机在空中站稳脚跟后,表现很不错。当时面对美日韩数百架的F15、F16,咱们的“苏27”还是挺吃得开的。

中国还对“苏30”系列很上心,进口了“苏30MKK”和“苏30MK2”,一共100架。这个系列是“苏27”的双座改进型,增强了对地雷、对海作战能力。之后又引入了24架“苏35”,这200架战机全部来自俄罗斯。

除了这200架原汁原味的俄罗斯飞机,咱们还自己动手大规模生产了“侧卫”家族的后续型号。90年代末,经过三年努力,从俄罗斯进口“苏27SK”的生产线,关键零部件和发动机也是从俄那边买的。1998年,国产的“歼11A”下线,这标志着咱们国产“侧卫”系列正式起步。

“歼11A”性能跟俄制“苏27SK”差不多,基本没差多少,生产了105架就停止了,接下来是“歼11B”。“歼11B”在航电、雷达等方面都做了大幅升级,性能提升不少,后来不断装备海空军,累计超过300架。

而且,“歼11B”还有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国产更先进的机型打基础。咱们在“歼11B”的基础上,推出“歼15”、“歼16”两个系列。而且还研发了“歼15T”、“歼15D”电子战飞机,以及“歼16D”电子战机等等。去年珠海航展上,几个新型号亮相,展示了咱们的创新能力。

经过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再加上进口的俄制“侧卫”飞机,咱们的“侧卫”家族现已超过1100架,已远远领跑全球。型号多,变化多,甚至有点“徒弟超过师傅”的意思。

俄罗斯那边的“侧卫”飞机也在不断发展。除了“苏57”隐身战机,前几年的“苏34”战斗轰炸机也得到了重视,大概有140多架。还有“苏35”约100多架,“苏30SM”有120多架。至于“苏27”系列,按目前估算也有百余架。不过,要知道,战时飞机损耗不同,乌俄冲突中俄军飞机总计折损了大概400架。

从未来来看,俄罗斯的“侧卫”战机其实发展潜力很大。之前“苏37”机动性超强,但因为经济原因,没能大量生产新机,型号上也有限。而“苏35”大概也就百来架,明显少了点。另一边,像“苏34”这样的大型战斗轰炸机也只有百来架,明显难以应付大规模冲突,一出问题就很被动。

反观咱们自己“侧卫”家族,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从空军扩展到海军,型号丰富,技术全面,远远领先于当初的水平。可以说,后来居上,甚至把师傅“超越”了,走在了世界前列。

辉达娱乐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辉达娱乐

Powered by 辉达娱乐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