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中美真能一起管世界?聊聊背后的门道
咱今天不说空话,就掰扯掰扯一个挺实在的事儿:十年之后,这世界会不会是中美两家一块儿说了算?要弄明白这个,得先看看美军那点家底还能撑多久,咱们中国又能不能接上趟。
一、美军的老胳膊老腿,真快扛不住了
说美国军力在衰退,不是瞎猜,有实实在在的数儿摆在那儿。就说美国空军那些飞机,简直是"爷爷辈"在站岗——轰炸机平均快48岁了,战斗机也快28岁,除了问题不断的F-35,剩下的大多超了30岁。预警机更夸张,平均43岁,电子侦察机都快60岁了,最"年轻"的RC-135W,还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产物,比咱们爸妈岁数都大。
你还记得2001年南海撞机那架EP3A不?当年被咱们拆得七零八落,美国人居然舍不得扔,拉回去修好,一直用到2024年才退役,可见这些老飞机是多金贵,不是不想换,是真没新的顶上来。加油机更惨,459架里80%是飞了60年的KC-135,新的KC-46A才10%,就像家里的老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你说还能骑几年?
更要命的是数量越来越少。2025年刚退役162架A10攻击机,2026年打算只买47架F-35,却要退役340架老飞机。这么算下来,加47减340,十年后美国空军还能剩下多少家当?就算特朗普逼着波音搞什么F47六代机,就波音现在这水平——造个加油机都能漏油箱,十年内能造出能用的六代机?还想跟中国比?悬!
海军也没好到哪儿去。10艘尼米兹级航母,4艘2035年就到期该退役了。按说要补4艘新的,可第二艘福特级肯尼迪号,本来今年7月该服役,结果又推迟到2027年,从开工到服役要12年!这速度,十年能新增2艘就烧高香了。到时候11艘变7艘,再刨去一半在修的,能用的也就三四艘,连看住太平洋都费劲。
更尴尬的是,福特级虽说是新航母,却用不了F-35C,今年部署的时候甲板上还是老掉牙的F/A-18,电磁弹射还老出故障,出动效率比尼米兹级还低。这哪是升级,简直是花钱买罪受。
水面舰艇更惨。13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最年轻的也31岁了;73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30艘是2000年前造的,到2035年近半数超35岁。老船跑不动、打不了,退役后美军想保持优势?难!特朗普喊了好几年"355舰队",结果朱姆沃尔特级成了摆设,濒海战斗舰成了笑话,新护卫舰连图纸都没画完,这哪是强军,简直是拆台。
陆军更别提了,M1坦克停产20多年,新装备计划喊了一堆,没一个落地的,现在的水平跟十几年前差不多。
说到底,还是美国军工不行了。上世纪90年代把50多家军火商合并成10家,没竞争就没动力,光顾着赚钱不想创新。波音现在还在造50年前设计的F-15,你说可笑不?俄乌战争时连155炮弹都供不上,爱国者导弹生产线都快锈了,就这水平,老装备退役了,新的能补上?悬!
按这趋势,十年后美军实力得腰斩一半。到时候海外基地估计要关40%,太平洋舰队航母从5个减到2个,中东都得撤。那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道谁来看?这空当,可不就轮到咱们了?
二、全球秩序,说到底还是看谁拳头硬
你琢磨过没?现在全球做生意,靠的到底是什么?表面是国际规则,骨子里还是美国的枪杆子。
这套秩序分两块:一是产业链分工,美国站金字塔尖,咱们干苦力。就说那H20芯片,中国买要十几万,成本才几千,这利润赚得黑心不?还有航空发动机,一台卖上千万美元,C919不用他的,就不给发证,这不就是卡脖子嘛。美国把高利润的活儿都占了,给发展中国家留的都是出力不赚钱的,这就是"大脑指挥手脚"。
二是美元霸权。美元占国际支付的43%,外汇储备的58%,石油和76种大宗商品都用美元定价。美国一印钞,全世界就得跟着买单。2008年金融危机,他印钱让全球通胀,后来一加息,新兴国家的钱全跑美国去了,这不就是明抢吗?说白了,各国都得存美元,美国印纸就能换东西,这便宜占大了。
可这套秩序能撑着,全靠美军。800多个海外基地,11艘航母盯着16条关键航道,谁不服就打谁。日本经济想超过美国,逼着签《广场协议》;欧元想跟美元叫板,就炸科索沃;伊拉克想不用美元卖石油,直接出兵揍。最近在红海护航,说白了也是怕有人动了他的利益蛋糕。
特朗普以前总喊"美国吃亏了",其实他心里门儿清:花军费保的是美国自己的霸权,哪是为别人?可问题来了,等美军扛不住了,这套秩序还能玩得转吗?
前面说了,十年后美军可能腰斩,那全球秩序的窟窿谁来补?大概率是咱们中国。
三、中国补上的,不只是军力
当然,咱们能补上,前提是军力得超过美国。按现在这势头,问题不大。别的不说,论造武器的本事,咱们真是手拿把掐。
海军这边,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比美国的靠谱,熔盐堆也比他们的压水堆先进。大连、江南两个船厂,一个船坞两年就能造一艘航母,南北同时开工,十年造6艘没问题,加上现有的3艘,一共9艘。美国那边使劲造,撑死也就7、8艘。
还有076准航母,能当无人机母舰,造起来简单,全国好多船厂都能弄,十年造10艘跟玩似的。航母带准航母,战斗力可不是1+1那么简单。
驱逐舰更不用说,现在38艘052D,十年后可能加到50艘以上,加上两批16艘055,一共30艘,光水面舰艇数量就能超过美国。
空军这边,歼20、歼35一年造100架,十年就是1000架,再加上新的歼36、歼50,隐身战机数量绝对世界第一,机龄又新,对付美军妥妥的。
以前咱们辅助飞机少,现在运9、运20平台成熟了,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都能跟上,短板补上了。
火箭军也得扩扩核武库,到2035年弄1000枚核弹头,谁也不敢瞎咋呼。
陆军呢,坦克装甲车换换新,关键是加无人装备。以后每个步兵班都有机器狼、作战无人机、自爆无人机,外骨骼装甲也是标配。到时候打仗,咱们用机器耗,敌人用人命填,让他们见识下工业大国的厉害。
说到无人机,咱们更是强项。俄乌战争证明,谁无人机多谁赢,这方面全世界谁能跟咱们比?成飞一年能造300架FH-97A忠诚僚机,成本才F-35的1/40。以后空战,六代机带4架僚机,根本不用自己动手,僚机就把活儿干了,对方连边都摸不着。
海战也一样,2028年咱们300颗卫星组网,到时候放一堆AI无人船,半潜着就能堵美军舰队,数量多了,看他们怎么动。
不过说实话,就算咱们军力强了,也不能说跟美国打仗就一定赢。美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战术导弹还是不少的,而且他有全球盟友和基地,这一点咱们暂时比不了。
打个比方,不动弹道导弹的话,美国轰炸机从本土出发,在夏威夷、关岛、菲律宾加油,能摸到咱们家门口200公里放导弹,打完还能降日韩基地。可咱们要炸美国本土,轰炸机飞不了那么远,也没地方加油。所以十年后,可能就是谁也奈何不了谁,全球军事影响力大概一半对一半。
其实咱们也不想把现有秩序砸了重来。王毅外长说得明白:"中国是现有秩序的受益者,只想让它更公正合理。"说实话,美国这套贸易规则,咱们作为最大出口国、最大工业品生产国,也是受益者,就是赚的钱没美国多。美元体系咱们也不想推翻,毕竟手里还有不少美债和外汇储备,只要能让人民币占点份额,在国际机构里多说话,差不多就行。
所以咱们只会改改现有秩序,不会推倒重来。这样一来,很可能就变成中美一起维护世界秩序,也就是所谓的"中美共治"。
美军收缩后,那些事儿咱们就能顶上:菲律宾海域有海盗,中国海军去管;胡塞武装封红海,咱们去劝劝;印度洋、大西洋有冲突影响贸易,中美可以组队去"执法"。毕竟维护秩序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对谁都好。
四、共治之后,日子会咋变?
真到了中美共治那时候,首先咱们产业升级肯定成了。光刻机、大飞机、高端芯片这些卡脖子的技术都突破了,美国想卡也卡不住。到时候高科技领域就不是你死我活了,可能会合作。毕竟尖端技术研发太费钱、风险大,不如各展所长、互相分享,这样对全球创新都好。
没了技术束缚,咱们的影响力就能慢慢散开。在欧亚大陆、在那些发展中国家,凭咱们的制造能力、基建经验和钱,肯定能赢得更多信任和合作。"中国制造"不再只是便宜,更是可靠、先进,深入全球人的生活。咱们的钱和项目,也能帮更多国家搞工业化、现代化。
咱们提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符合大多数国家想安稳过日子、好好发展的心思,肯定越来越多人认可。处理国际热点问题,中国说话也没人敢不听,咱们建的国际调解院,说不定能比海牙法庭更管用。
至于台湾问题,到时候就简单了。美国从东亚一走,台湾还凭啥闹?咱们肯定能以最小代价解决,让台湾好好融入大陆发展。
经济上,可能会形成一个超大的"大中华经济圈",不止东亚,通过"一带一路",把中亚的能源、东盟的市场、日韩的技术、中东的伙伴都串起来。这个经济圈规模最大、增长最快,带动全世界发展。
经济变了,金融也得变,人民币国际化肯定能上一大步。靠着咱们的全球贸易网,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可能占30%-40%,跟美元平起平坐,好多国家都会存人民币。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最实在的好处是出国方便多了。到时候好多国家想赚中国游客和投资者的钱,肯定会给免签。不管是出差还是旅游,出国就像串门一样方便,全球免签可能真能实现。
中美从"你主导我服从"变成"谁失控谁补救",这就是共治的样子。不是说没矛盾了,而是从对着干变成有规矩地竞争合作,慢慢磨合出更好的办法。这其实就是在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挺好的。
这幅图景,正在咱们眼前一点点变成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