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8篮板6助攻3盖帽,杨瀚森依然贡献了一场精彩且全能的比赛,不过在这场比赛当中小杨面临了另一个全新的挑战,死亡五小。
尽管不是弗拉格、哈珀这些顶级新秀,杨瀚森依然是2025届新秀当中人气最高的球员之一,夏季联赛里几乎所有对手都想盯着小杨去打。只要能打爆人气最高的球员,那自己的关注度自然也水涨船高,相比对阵鹈鹕的时候是奎因专打杨瀚森不同,这一次火箭是以体系的针对性来让杨瀚森吃到苦头。
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中国新秀在夏季联赛逐渐展露锋芒,针对他的策略性绞杀已经降临。
一、小杨第一次面对系统性围剿
杨瀚森是以全能型重型中锋的标签登陆NBA的,不过即便他被认为有约基奇的影子,作为大个子中锋速度、体能和横向移动等传统缺陷还是存在的。当今联盟虽然在约基奇的带动下开始慢慢重视中锋,不过本质上还处于小球时代,因此死亡五小的阵容也是杨瀚森必然要面对的。
只不过没想到挑战来得这么快。夏季联赛第四战开拓者对阵火箭,杨瀚森整体表现依然全能,并且有很多闪光点,但是死亡五小的打法的确让他非常难以适应。
在首节还有7分多钟的时候,杨瀚森卡住位置以后队友给他传球,正想背身单打对手,结果没想到外线防守的火箭前锋卡姆-马修斯忽然一个回身,小杨刚运了一下球就被对方掏了下来。死亡五小在防守端上最大的优势是灵活,可以快速进行收缩防守。
在前几场比赛当中有足够空位单打的杨瀚森,面对突如其来的协防抢断明显没有防备,出现了本场比赛的第一次失误。
很明显火箭对于小杨有针对性的防守,是有备而来的。首节还有6分半钟杨瀚森助攻队友切入到内线扣篮的那一球当中,小杨在高位持球的时候,火箭除了奥索伯尔(2.04米高)盯防他之外,此前刚抢断小杨的马修斯(2.01米)也在快速收缩干扰,这妥妥的是防核心球员的协防手段,是系统性地围剿防御策略。
二、喜提当家球星防守待遇?
杨瀚森的确在火箭的收缩防守当中把球传出去,并且得分,但也看得出来这场比赛火箭就是冲着他来的。
面对跑动速度慢的杨瀚森,火箭开局的速度非常快,就是想在速度拖垮小杨。也正是由于杨瀚森没能落位防守,开拓者开局被打了2-12的高潮大幅度落后。于是在第一节的大部分时间里看到的都是杨瀚森的折返跑,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杨瀚森在上半场非常被动。
值得注意的还有杨瀚森的第2次失误,首节还有不到2分钟的时候他持球高位策应,观察队友的跑动。这个时候马修斯换防杨瀚森,开拓者的后卫开始进行交叉无球掩护想要跑位,火箭的球员愣是堵住开拓者后卫的行进路线不让过,本以为能跑出空位的杨瀚森把球一传,结果人被挡住火箭球员成功把球截了下来。
包括杨瀚森本场比赛的第一次得分,就是在火箭球员3个人的快速收缩防守包夹之下造的犯规。一个才打了几场夏季联赛的新秀,在第4场比赛里就喜提对方的重点盯防,而且是当家球星级别的防守,只能说杨瀚森之前的表现的确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特别是在下半场,杨瀚森在外线非常漂亮的运球之后的欧洲步过人的上篮,被身高只有1米90的火箭后卫麦利克-威尔森从后面冲上来直接送出一个飞帽。从这些细节可见,杨瀚森的每一次进攻都被对手放大,并且是重点照顾的那个人。
三、从针对性打小杨到战术级防守
夏季联赛以来,杨瀚森已经遇到了好几波不同的防守,如果说在对勇士和灰熊的比赛当中对手还没有那么重视的话,从打鹈鹕开始,杨瀚森遇到的防守难度系数就在不断提升。
鹈鹕拥上赛季入选最佳阵容二阵的米西,以及四号位上的13号秀奎因。米西同属于大中锋,11中1被杨瀚森打得完全没有办法,不过同样的杨瀚森面对奎因的时候也非常被动。奎因虽然防守不太行,但是进攻技术相当老练,出色的运球技术和身体吨位,好几次高难度单打杨瀚森。
奎因打得这么起劲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因为杨瀚森16顺位比他低一些,但是人气这么高,自然想打爆小杨来证明自己。可是在打火箭的时候,杨瀚森面临的防守压力更大,几乎是围剿式的。但是这种情况反而是应该欣喜的地方,不仅仅是杨瀚森体会到真正的战术级防守,同时也是他快速适应NBA正赛的必经之路。
火箭本场把比赛节奏提到非常疯狂的级别,专攻杨瀚森退防时间差。每次开拓者进攻打不进去,火箭后卫群撒腿就跑直冲前场,没等杨瀚森跑过半场,对手就已经完成快攻。死亡五小的打法直击杨瀚森的移动短板,让他在快速的折返跑当中消耗体能,这也是开局火箭压着开拓者打的主要原因。
在杨瀚森高位持球的时候,火箭的防守也是天罗地网,开拓者后卫交叉跑位试图创造空档,火箭这边直接肉身挡路切断空切路线。此外,还有针对杨瀚森单打的三秒区收缩包夹,多人合围就为了摁住他。也正是因为如此,杨瀚森整场比赛其他方面表现不错,但是只拿到8分,还有4次失误。
四、杨瀚森还需要提升什么?
面对火箭这种针对性的防守,杨瀚森需要提升的地方还很多,在下半场他的主要进攻还是火箭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内线大打小勾手命中。可是这样的出手机会放在常规赛当中到底还有多少,这就不好说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还是看开拓者自己的比赛节奏。在开场阶段由于火箭开始玩跑轰,开拓者的节奏也被对方带动得速度快起来,杨瀚森自然跟不上了。等到第二节和下半场,开拓者进攻节奏变慢,同时防守的时候第一时间退防,等待杨瀚森落位之后,攻防两端就慢慢适应,并且最终反超比分。
从这点来看,杨瀚森虽然整体数据不高,但是在夏季联赛当中自成体系。没有他的时候开拓者基本上个个都是单打独斗没有章法,有杨瀚森持球,就有更多的挡拆、传切配合出现。
当速度劣势无法弥补自己节奏问题的时候,还是得靠教练和队友的帮助,体能和速度一直都是他打NBA大家反复说的问题。
杨瀚森用四战证明了立足NBA不一定要靠飞天遁地,也可以通过智慧来解决,但是这是在夏季联赛,球队几乎确定了围绕杨瀚森为核心的打法。等到常规赛小杨不再是策应核心的时候,死亡五小的打法可能会导致杨瀚森根本无法登场。
真正的破解办法有,NBA上就有成功案例,不过难度极高,因为这个破解办法就是约基奇。只有你的实力强大到全队都要配合你,让你成为核心的时候,那么你的缺陷自然会有队友给你填补。即便是申京、小萨博尼斯这些球员,也都只是能勉强让球队来围绕他作为策应点,还达不到约基奇的核心的地步。
杨瀚森表现很不错,但是随着他慢慢成为“被研究”的对象,在未来可能会暴露出更多的弱点。
不过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现在的杨瀚森是被围猎的对象,但是这种狩猎,正是他成长的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