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介绍

这家银行“靠互联网贷款翻身”背后,真有那么香吗?

发布日期:2025-09-19 00:59 点击次数:173

前两天参加一个银行业会议,听到一组数据差点没把我惊掉下巴某股份制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里,互联网贷款只占了四分之一的规模,却贡献了将近三分之二的营收。换句话说,少量的业务撑了大头利润。

为什么这么赚钱?

互联网贷款能这么香,主要靠两个招数一是利率普遍高,利差空间大;二是助贷平台把获客和风控的活儿做了很多,银行只要出钱就能收收益。对资金较紧、资产好找难的银行来说,这简直像发现了新大陆既能快速上量,又能保持收益。

好日子还能持续吗?

10月1日的助贷新规一落地,行业意见立马热闹来。有人担心高利率和共债风险会露馅,更有人担心监管会收紧作边界。还有一个问题没多少人愿意正视银行对这些业务的掌控力到底有多强?很多情况下,银行连平台是怎么定价、怎么风控的都不清楚,等于是把命运交给了别人。

别把兴奋剂当饭吃

靠别人的流量和风控吃短利是有代价的。平台一旦调整策略、流量减少,或者监管再进一步约束,银行的那部分“躺赚”收益就可能戛然而止。给银行提个现实的方向既然这块肥肉这么诱人,不如学会自己烤。

可以怎么做?

- 在作中争取数据共享和深度参与,让风控不是“一手接过、一手放掉”。

- 先小范围试点自营高风险产品,分层定价、灵活额度,边跑边调教自己的模型。

- 加大科技投入,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台和用户画像,别只做资金方,要能读懂用户。

一些机构已经在动来。比如有银行把互联网贷款平台自建来,用本地场景数据做差异化定价,尽管规模没跑太大,但利润率提升明显。还有数据公司和银行联开发风控,也在慢慢降低对外部平台的依赖。

谁能笑到最后?

互联网贷款是块好肉,但不能只顾着啃肉不啃骨头。短期靠助贷能快跑、能赚钱,但长期胜负还是在风控、产品设计和用户运营上。把技术和客户洞察吃透的银行,才是站得稳的那一拨。

你怎么看这档子事?会支持银行自建平台,还是觉得继续靠助贷更省力?评论区聊聊~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辉达娱乐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辉达娱乐

Powered by 辉达娱乐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