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于8月12日发布了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这份声明一点都不让人意外,甚至在两国瑞典磋商前基本上就已能推测出结果了。
三个月前的瑞士会谈让两国各让一步,美对华“对等关税”降至当时的世界平均水准,也就是10%,有效期为90天,正好是到8月12日为止。经双方在瑞典的磋商,两国达成继续维持该关税水平90天的协议。
美国白宫于当地时间8月11日发布由特朗普签署的相关行政令,确认了这点。
全世界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最大的甲方和乙方在贸易领域搁置争议、达成协议对世界经济无疑是好消息,但大家不要以为中美贸易战将告一段落,事实上未来的博弈会愈发激烈,而且会更精准,双方打出的牌将更具针对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再次普及一下美国当下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政策和税率。
联合声明里提到从8月12日起再次暂停24%的关税,保留剩余10%的关税。这句话针对特朗普于4月2日首次宣布的“对等关税”,当时给我国设置的税率是34%,现在暂停了24%,的确还剩下10%。
注意,这不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商品按照10%的税率征收关税,因为除了“对等关税”外美国还对中国征收其它类型的关税。
1、2025年之前确定下来的关税,包括“301调查”、“232调查”关税等,不同商品对应的税率不同,平均税率在20%左右,可以称为基础关税。
2、今年2月和3月以“芬太尼”为由加征的关税,各加了10%,共20%,称为“芬太尼关税”。
所以,美国对中国输入的进口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实际上是50%,即20%的基础关税加20%的“芬太尼关税”,再加暂时为10%的“对等关税”。
50%的关税几乎是全球最高水平,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反制,除了也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外,最重要的措施是稀土出口管制,这张牌依旧是未来我们手里的最大王牌。
在维持现有税率不再提高的基础上,中美未来的关税博弈依然激烈,只是重点会发生变化,我觉得主要集中在两个大方向上。
一是“芬太尼关税”。
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三个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被加征了“芬太尼关税”,可见特朗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考虑到墨西哥、加拿大与美国签署自贸协定,大部分商品免税,而中国的“芬太尼关税”几乎囊括所有商品,从某种角度来说“芬太尼关税”就是为中国量身打造的。之后的谈判中我们会竭力让美国取消20%的这一关税。
二是单品类关税,尤其是半导体关税。
美国的关税政策其实有两条路径,第一条是大家熟悉的“芬太尼关税”、“对等关税”等,以国别作为征税对象,不同国家面临的税率不同;另一条是给特定的进口商品设置特定税率,不管是从哪个国家进口的,只要没能获得豁免税率统一,如针对钢铝产品征收50%的关税、对汽车征25%的关税(英国、日本、欧盟获得部分豁免)。
“对等关税”基本上就这样了,接下去特朗普政府的重点在商品关税上,主要涵盖医药、半导体等中高端制造业领域,用特朗普的话来讲是利用高关税倒逼这些产业回流美国本土制造。
此前,特朗普已经放话称,要给半导体芯片产品设置100%的关税。
不清楚他说的100%是全部关税还是在现有税率基础上的额外负担,估计是后者,但不管是哪种都可能导致半导体制造行业发生重大供应链调整。
我们在高端芯片领域同全球最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中低端产品上已建立起了优势,每年的出口规模是很大的。此外,与半导体有关的产品,如在中国制造后出口到美国市场的苹果手机也属于半导体关税范围内。
因此,一旦美国宣布为半导体芯片商品设置超高关税,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相关产业。
此次中美关税协议的短暂延期,本质上是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在复杂博弈中的阶段性平衡,而非贸易战落幕的信号。
未来的中美经贸博弈将更考验战略定力,在谈判桌上需以稀土出口为突破口争取主动权,在产业升级中需以创新突破打破技术封锁,在国际合作中需联合更多伙伴构建多边贸易防线。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证明,唯有将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方能在惊涛骇浪的国际经贸格局中行稳致远。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