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咱今天不说别的,就掰扯一件事。
平型关大捷,一听这名儿,是不是特提气?
可我给你看个战报:咱们八路军115师,三个团的主力,打的是日本第五师团的辎重部队,说白了就是后勤兵,兵力对比是十比一。
你猜结果怎么着?
咱们自己伤亡了六百多号兄弟。
这要是放国内战场,十个打一个,那都不叫战斗,叫清场,一个冲锋下去,就该打扫战场收家伙了。
可那天在平型关的山沟里,我们碰到的,根本就不是人。
这得倒回去说。
1937年那会儿,整个中国都跟得了重感冒似的,蔫了吧唧。
正面战场,国军的大哥们被揍得找不着北,防线一退再退。
全国老百姓心里都堵得慌。
就在这时候,我们这帮穿着新军装、刚从陕北黄土高坡上下来的“土八路”登场了。
谁都觉得,这帮经历过长征,被上百万人围剿都没死透的“兵王”,总该能给日本人来点狠的。
我们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从师长到马夫,谁心里没憋着一股劲儿?
都想赶紧亮亮剑,让小鬼子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所以三个师的精锐,115、120、129师,那真是星夜兼程,往华北前线猛赶。
当时那场面,叫一个“同志们,报仇的时候到了”。
平型关那一仗,林彪把口袋扎得叫一个结实。
按剧本,这帮日军辎重队钻进来,就该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
可谁能想到,这鳖,它浑身是刺,还带自爆功能。
枪声一响,我们才发现,以前所有的作战经验,在这帮日本人面前,全作废了。
他们不跑,也不投降。
你一枪把他撂倒,他只要还有口气,就歪着身子继续搂火。
你冲上去拼刺刀,那家伙被捅了个透心凉,还能死死抱住你,等你一低头,就拉响了腰上的手榴弹。
那眼神,红通通的,根本不是在打仗,像是在参加什么献祭仪式。
这不是平型关的特例。
没过多久,120师在雁门关,打的也是日军运输队。
五比一的优势,打完一看,咱们又折了一百多人。
更邪门的是129师夜袭阳明堡机场,一个营的尖刀,摸进机场打人家二百来个守备队,结果硬是打成了惨烈的攻坚战。
我们是把飞机给烧了,可带队的营长赵崇德,人没回来。
这三仗,对外报捷,都是大胜,也确实是胜了。
全国人民的士气“duang”一下就起来了。
可只有我们自己,晚上睡不着觉。
这哪是胜利?
这是拿人命换来的惨胜。
我们以前总说,精神原子弹天下无敌。
可这次发现,对面那帮人,脑子里也装着一颗,而且引线还特别短,一点就炸。
那种被军国主义洗脑的疯狂,我们这些为活人而战的军队,一时间真的理解不了。
这残酷的开学第一课,直接把我们打醒了。
跟日本人打仗,不能再想着一口吃个胖子。
拼消耗,我们那点家底,根本拼不起。
于是,整个作战思路,一夜之间就转过来了。
大兵团决战?
不打了。
改成连、排为单位,像撒豆子一样撒出去。
今天我炸你一段铁路,明天我拔你一个炮楼,后天我再打了你的汽车队就跑。
你不是巨人吗?
我就当那只咬你脚后跟的蚊子,不求一击毙命,但就是要让你流血,让你不得安宁。
所以你看,平型关、雁门关、阳明堡这三场首战,说是军事胜利,不如说是我们战略思想上的一次“急刹车”。
它用血的代价,换来了一个最宝贵的认知:打日本人,得用“无赖”的法子。
从此,八路军才真正找到了在华北敌后生存和发展的命门,才有了后来让日军头疼不已的游击战和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这三场硬仗,疼,是真的疼,但没有这顿毒打,可能也就没有后来那个越打越强的八路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