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皮卡导弹库尔斯克发威! 山地神器千里之外取敌首级,朝版红箭10实战打脸西方
一架改装皮卡从树林后缓缓驶出,车身覆盖着迷彩网。
操作手按下发射钮,导弹拖着红色尾焰直冲云霄。
20秒后,屏幕回传的画面中,一辆乌军装甲车在爆炸中化作火球——这是朝鲜电视台8月22日公布的实战视频片段,主角正是被称为“朝版红箭10”的火鸟-X导弹。
这场发生在库尔斯克州丘陵地带的战斗,彻底颠覆了外界对朝鲜武器的刻板印象。
火鸟-X导弹从皮卡发射架腾空而起,划出一道诡异的抛物线。
它像长了眼睛般绕过山丘,精准砸向乌军藏匿的装甲目标,完成了一次教科书级的“隔山打牛”。
导弹的制导秘密藏在操作手眼前的屏幕上。
火鸟-X采用“人在回路”模式,导引头实时传回战场影像。
当乌军装甲车试图躲进废墟时,操作手轻推摇杆,导弹立即修正轨迹直扑目标。
这种操控模式与中国的红箭-10一脉相承,但朝鲜选择了更冒险的技术路线。
红箭-10依赖光纤传输,抗干扰强却受限于15公里射程。
火鸟-X改用无线图传,用射程换抗干扰力,最大打击距离拉长到25公里。
实战证明,射程优势成为致命杀招。
在库尔斯克的交火中,朝军发射车藏在8公里外的河谷。
前观小组用激光测距仪锁定目标,坐标数据通过加密电台传回。
导弹升空后爬升至200米高度,像猎鹰般俯视战场。
皮卡底盘的选择更显战场智慧。
早期的装甲车版本重达20吨,在泥泞中寸步难行。
2023年亮相的货车版又因底盘太弱,越野时频频趴窝。
现在这辆4×4皮卡换上大花纹轮胎,载着四联装发射器翻山越岭,打完就跑。
朝鲜官兵给这套打法起了个绰号:“毒蜂战术”。
三辆发射车分散在五平方公里内,通过无线电接力指挥。
当乌军无人机搜索第一发射位置时,导弹早已从三公里外的第二阵地升空。
8月19日的战例堪称经典。
乌军一个装甲排沿公路推进,头车突然被凌空而来的导弹掀翻炮塔。
幸存坦克慌忙散开,却接连被来自不同方向的导弹点名。
战后清查,四辆T-72全部毁于顶部贯穿。
这种攻顶能力源自特殊的双模导引头。
火鸟-X头部石英罩下藏着白光与红外镜头,夜间也能清晰成像。
俯冲阶段弹体倾斜75度,破甲战斗部专打坦克最薄的顶甲。
其实火鸟导弹的威力早有征兆。
去年11月,哈马斯用朝鲜火鸟-2击穿14辆梅卡瓦坦克。
视频中导弹垂直灌顶,600毫米破甲深度撕开以军装甲。
但库尔斯克战场更考验体系作战。
朝军将火鸟-X纳入俄军侦察体系,无人机在前方10公里处盘旋。
发现目标后,图像通过数据链直传发射车,全程不超过90秒。
最令乌军头疼的是打击精度。
8月21日,一枚火鸟-X钻进建筑物窗户,将据守二楼的狙击小组炸成碎片。
这种堪比手术刀的精准,源于操作手可中途切换目标的特性。
不过战场没有完美武器。
俄军报告披露,电子干扰曾导致两枚导弹失联。
无线制导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仍是致命伤。
此刻的库尔斯克前线,迷彩皮卡仍在山林间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