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耀军力到底能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吗?这问题最近又一次被摆上了桌面,大家都在讨论美俄“双普会”现场到底是真谈合作,还是在比谁的家底更硬。其实,类似这样的场面对比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两个大国只要脸对脸坐下,身后总少不了兵器、战机和各种秀肌肉的动作。就拿2019年美国空军三架B-2A隐形轰炸机飞到英国费尔福德空军基地那次来说,动作特别高调,不光是展示自己的先进武器,更多是在给俄罗斯传递一个信号——别轻举妄动,这片地界美国盯着呢。这种“你来我往”的较量在欧洲已经成了各自军方的日常工作,谁也不能忽略军事领域里的较劲。
如果说美国喜欢在公开场合展现高科技常规力量,普京的路子就不一样了。他的风格带着一种苏联味的强硬,每逢压力大或者有重大战略威胁,普京总能拿出让对手头疼的反制办法。2015年那件事还历历在目,当时俄罗斯苏-24在叙利亚边境被土耳其F-16击落,瞬间把俄土关系推向了冰点。结果呢?普京直接下令加强在叙利亚的军事部署,不仅让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迅速进驻,还派去了更多轰炸机,很明显就是在告诉对方别试探底线,俄罗斯可不是软柿子。那种遇事强硬、兵力说话的风格和“双普会”上俄方核指挥机开进会场气势如出一辙。
这次“双普会”现场,不夸张地说,简直成了军事秀场。会议本身只有两小时三十分钟,没有什么实质性协议,气氛却紧张得像临时演习。普京坐着伊尔-96-300PU离开,全程还带着图-214PU核指挥机,摆明了就是亮出来给美国看:俄方的核威慑力就在这,不容忽视。美国那边也绝对不甘示弱,直接在机场派出B-2A隐身轰炸机,还有多架F-35和F-22A战机,阵仗很大,摆出就是常规力量里的“天花板”。双方在会场之外的这种针锋相对,真的能让彼此更安心吗?其实大多数人心知肚明,这样的较量更多是彼此试探,看谁能多占一点心理优势,但这种博弈带来的紧张感也是实实在在的。
与美国的F-22A和F-35这些隐身战机相比,俄罗斯的苏-57就明显有些吃亏了。无论是数量、隐身性能还是信息化水平,苏-57都不如美国的同类机型。最新军事数据也显示,现在俄罗斯苏-57的实际服役数量还远不够支撑大规模对峙,更不用说和美方先进技术正面对打。美国最新的F-35批量生产又快,软件升级也比俄方及时,两军硬碰硬就会暴露出差距。其实,美国这些高尖端常规力量已经开始对全球空战格局产生实质影响,就像B-2A那次驻欧洲演习,顺便还给北约盟友“安心丸”,让大家看到外部威胁面前美国是真的能撑住场面。
回头看普京这路子,其实并不是只在“双普会”会上玩核威胁。2018年跟特朗普在芬兰赫尔辛基首次会晤时,普京就带着新型核导弹进度和战略平衡点去“见家长”。那场会议同样没有马上出重磅协议,但真正在会议台后面较劲的是关于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乌克兰局势的细节和核裁军这些难缠话题。双方在那里也是你来我往,普京希望借展现新核导弹进展让对手明白,他掌握着势均力敌的底牌。和后来“双普会”上的核指挥机呼应,普京使用核武器平台“提升主场气势”的举动显得很有连续性。美俄之间还远未摆脱冷战遗产,每次会面都像隔着山来回喊话,谁也不愿主动靠近半步。
其实,如果翻一翻国际安全领域专家的观点,现在美俄的博弈越来越符合所谓“新冷战”的套路。大家都知道军力展示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却都还在用最直接的方式让对方感受到压力。大量调查问卷和趋势数据表明,普通民众对于这种大国秀肌肉的信任感很有限,反而更关心真正能促成和平的措施。军事专家也提过,核武和先进战机只能提高谈判筹码,但要让双方真正迈出互信一步,还得靠深层次利益交换和实质性对话。不过,这种方式要比飞几架轰炸机或摆几架指挥机难多了,美俄之间的战略互信几乎还是个空白。
秀肌肉表面看来风光无限,实际带来的只是更多疑心和戒备。普京这里搬出核指挥机,美国那边高调B-2A轰炸机起飞,管理者们都在舞台上拼实力,但谁都清楚光靠武力撑场,不足以打破深层疑团。前车之鉴太多了,2015年苏-24击落事件一度让区域紧张升温,而普京硬核回应又进一步加剧了彼此戒备,每次看见新军力亮相,相关国家就是接着加码安全预算和战备级别,这种循环往往难有赢家。
其实,大国之间真正需要的是怎么面对分歧,而不是一场又一场的武器展示。美国用F-35、F-22A、B-2A刷存在感,俄罗斯拿着苏-57、核指挥机顶门,最终大家谈判桌上摆的还是信任危机和利益平衡。从调查统计来看,近几年两国高层会晤表现出的互信水平并没有提升,反倒更像两方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展“最低限度沟通”。专家们给出的建议,没什么花哨:减少过度军事威慑,多些信息公开和规则透明,才可能让对方真实感受到合作诚意。可这条路显然没人想轻易先让步,谁都怕被当成软弱的一方。
我要说,虽然军力展示能让谈判桌气氛变得严肃,底线被看得更清楚,但美俄这对老对手,如果只靠“秀肌肉”来维系关系,这种互信还是不会有实质突破。过去普京和特朗普在赫尔辛基的深度交流、以及最近“双普会”上的紧张,已经说明问题不只是核武器或者高端战机有多厉害,更在于双方有没有勇气把对话放到更真实、更实际的层面。有些时候,多一架战机、少一架战机,都不如打开话匣子更能带来安全感。
博弈很难停,但期待变革的人其实不少,只看哪个国家愿意迈出自己不那么安全、但更真实的那一步。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