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峰会,重点讨论持续三年多的俄乌冲突问题。这场"二人转"却引发了欧洲盟友的强烈不安,尤其是德国。
说实话,德国总理默茨最近的表现让我有点意外。这位上任不久的德国领导人正在展现出与前任截然不同的外交风格。他与泽连斯基会晤后的记者会上明确表态:"停火必须是第一步。"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暗藏玄机。
默茨这是在给谁发信号?当然是正在打包行李准备飞往阿拉斯加的普京。德国人的态度很明确:可以谈停火,但别想就此解决全部问题。停火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不是终点站。
有趣的是,这位德国总理几乎完美复制了泽连斯基的立场。在俄美峰会前夕,乌克兰总统与欧洲多国领导人频繁互动,就像是在赶场子一样紧张。德法英波四国领导人不仅组团给泽连斯基站台,还集体与特朗普视频连线,表达共同立场。
默茨的态度很强硬。他明确表示,被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东部地区领土的法律问题不在讨论范围内。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们不承认那四个地区是俄罗斯的!
想想看,2022年乌克兰东部四个地区通过公投"加入"俄罗斯的那一幕。西方国家从未承认这些公投结果的合法性。对莫斯科来说,这些领土主权问题恐怕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而现在德国人直接说了:这条线我就是要踩。
实际情况更复杂。最新战场态势显示,俄军正在顿巴斯前线大举推进。据报道,俄军在红军城方向向前推进了15公里,控制了超过150平方公里的土地。当地时间8月12日,俄军还在顿涅茨克地区发起突然进攻,分两路向北快速推进了约10公里。
我认为,俄军这波攻势的时机很微妙。就在美俄峰会前夕发起猛攻,这是普京在谈判桌前增加筹码的老把戏。当普京在阿拉斯加与特朗普握手时,他手里可能已经多了几张战场上赢来的牌。
德国人急了。默茨不仅重申停火是第一步,还放出狠话:如果俄罗斯不让步,美欧将加码制裁。欧盟已经准备好了第19轮对俄制裁措施。不过我想说,经历了18轮制裁的俄罗斯,真的还怕第19轮吗?
泽连斯基的处境很尴尬。他在记者会上表示,俄美峰会在美国领土举行是"普京个人的胜利",意味着普京正在摆脱孤立状态。这话听着像是对美国的不满。但他又不能明说,毕竟乌克兰现在离不开美国的支持。
细思极恐的是,乌克兰的支援正在萎缩。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姆苏亚4月表示,由于资金大幅减少,联合国将缩减对乌克兰的人道主义援助。原计划用17.5亿美元资金为480万人提供援助,而乌克兰约有1270万人需要援助。
欧洲现在特别担心被美国"甩锅"。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强调,由于事关欧洲安全,欧洲必须参与到乌克兰危机的"解决方案"中。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别想绕过我们私下交易!
德国人更是直截了当。默茨提出后续谈判必须有乌克兰参与。你们美俄可以先聊,但最终的和平方案,基辅必须在场。这既是对乌克兰的支持,也是保护欧洲自身利益的需要。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欧洲内部的微妙变化。曾经作为"反俄急先锋"的爱沙尼亚,给乌克兰的军援总额超过5亿欧元。2025年3月,乌克兰列了张1亿欧元的军购清单,爱沙尼亚二话不说就满足了。再看德国,前段时间默茨还表示要出资支持在乌克兰本土生产远程导弹。
但美国的态度正在微妙变化。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称,与普京的会晤将是一次"试探性会晤",结果"或好或坏"。这种模糊态度让欧洲盟友坐立不安。
更刺激的是,在特朗普与普京即将会面之际,泽连斯基宣布欧洲领导人与美国总统就与俄罗斯谈判达成了五项共识,包括乌方必须直接参与和平解决等内容。这像是在对美国划出欧洲的底线。
停火只是第一步,那第二步是什么?第三步呢?这些问题恐怕连默茨自己也说不清楚。德国人只知道一点:不能让美俄私下达成损害欧洲利益的协议。
美俄峰会会谈几小时,战争却已持续三年多。前线的士兵和平民仍在死亡,而政治家们在温暖的会议室里争论着停火条件。我想问问,如果默茨站在顿巴斯前线,面对每天的炮火和伤亡,他还会坚持现在的立场吗?
你们怎么看待德国的这种态度?是真心实意支持乌克兰,还是为了保全欧洲的面子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