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供水管网长期不冲洗会有哪些危害?
水质恶化问题
沉积物堆积
管道内长期积累的铁锈、泥沙等杂质会形成生物膜,导致浊度、色度超标。据研究,未冲洗管网出水浊度可达冲洗后的 3-5 倍(《中国给水排水》2023 年数据)。这些杂质的堆积,使得原本清澈的自来水变得浑浊,不仅影响观感,更重要的是,其中可能携带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离子等。当人们饮用这样的水时,无异于将这些潜在的健康威胁引入体内。例如,铁锈中的铁元素在过量摄入时,可能会影响人体的铁代谢平衡,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而泥沙等杂质还可能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附着点和营养源,进一步加剧水质的恶化。
微生物滋生
停滞水体易滋生军团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某市 2024 年检测显示,3 年未冲洗管网末端水样菌落总数超国标 8 倍。在供水管道中,当水流速度缓慢或者存在局部死水区域时,微生物便有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军团菌可引发军团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大肠杆菌则可能导致肠道感染,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对儿童、老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危害尤为严重。这些微生物在管道内大量繁殖,随着水流进入用户家中,极大地增加了居民感染疾病的风险。
管网系统损伤
腐蚀加速
沉积物与管壁发生电化学反应,铸铁管年腐蚀率可提升 0.3mm(对比定期冲洗管网)。供水管网中的沉积物,如铁锈、水垢等,与管道材质之间会形成一个复杂的电化学环境。以铸铁管为例,水中溶解的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与管壁上的铁发生反应,形成铁锈。而铁锈的存在又会进一步加速腐蚀过程,因为铁锈疏松多孔,不能像致密的氧化膜那样阻止氧气和水与铁的接触。随着腐蚀的加剧,管道的壁厚逐渐变薄,强度降低,最终可能导致管道破裂、渗漏,影响正常供水。而且,修复这些被腐蚀的管道不仅成本高昂,还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输水能力下降
某省会城市案例表明,5 年未冲洗的 DN300 管道过水面积减少 37%,泵站能耗增加 22%。随着时间的推移,管道内的污垢、沉积物不断积累,使得管道内径逐渐变小。这就如同血管堵塞一样,水流通过时受到的阻力增大。为了保证一定的供水量,泵站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提升水压,从而导致能耗大幅增加。以一个城市的供水系统为例,大量管道的输水能力下降,会使整个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增加了供水成本。同时,用户端也会明显感受到水压不足,如水龙头出水变小、洗澡时花洒水流微弱等,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突发风险加剧
“红水” 事件
水力条件突变时,沉积物剥离会导致大规模水质异常。2022 年北方某市因此引发 2000 户投诉。当供水系统中的水流速度、水压等水力条件发生突然变化时,管道内壁上附着的沉积物可能会被冲刷下来,混入水中,导致水质突然恶化,出现 “红水” 现象。这种情况不仅会让居民对供水质量产生恐慌,还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例如,在 2022 年北方某市的事件中,大量居民发现家中的自来水变成了红色,无法正常使用,纷纷向相关部门投诉。这不仅损害了供水企业的形象,也对城市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影响。而这些剥离的沉积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和有害物质,一旦被居民饮用,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消毒副产物超标
有机物沉积会与氯反应生成三卤甲烷,某地检测显示长期未冲洗管网 THMs 含量超限值 1.8 倍。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加入氯气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然而,当管道内存在大量有机物沉积时,氯气会与这些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如三卤甲烷(THMs)等。三卤甲烷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长期饮用含有过量三卤甲烷的水,会增加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某地检测显示,长期未冲洗管网的 THMs 含量超限值 1.8 倍,这表明不及时清洗供水管网,会使居民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为了保障居民的用水安全,必须重视供水管网的清洗和维护工作,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自来水管道清洗公司#